铁窗下的温情管教
河源翻译公司推荐
王勇和在押人员谈心。
勇哥,在信里写 朋友 来称呼你,你不会生我气吧?因为,我已经把你作为我的朋友、我的哥。 这是一封在外地监狱服刑人员给河源市看守所管教中队民警王勇的信。这封信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王勇的真诚谢意,他感激王勇让他学会重新做人,增强了他改过自新的信心。
这不是第一个把王勇当成朋友的在押人员或服刑人员。王勇说,是仇恨还是朋友,就看你怎么管,用心管还是用 训 来管,他选择了用心、用情去管,为此他结交了不少犯人朋友。
一名死刑犯的告白
264号,把被子叠好来!
老子就不叠,你能把我怎么样?反正我是犯了重罪等死的人
264 号在押人员姓余,2013 年4 月,他在盗窃过程中被人发现,竟然将一女孩捅死,后来被关押在王勇所在的监仓。干管教工作6 年,王勇还是第一次碰到这号人,性格暴躁,有暴力倾向,而且有藏牙刷或将塑料衣架磨尖的反常行为。
作为一名重刑犯,这人对抗情绪很强烈,如果采取 训戒式 、 责骂式 的管教方式,极有可能适得其反,要以柔克刚,找着他对抗心理的根源,王勇这样提醒自己。
于是,王勇一有空就找他聊天,拉家常,绝不谈案子的事。刚开始,小余从不搭理他。在僵持了两个多月后,小余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向他敞开心扉。
原来,在四川老家,小余从小被抱养,因跟养父母关系不好,18 岁那年他跟随老乡来到河源从事建筑工作,工作也比较辛苦。因为一直生活得像个孤儿,他生性暴烈,2013 年4 月因盗窃杀了人,他认为自己犯了重罪,没有重生的机会了,于是在看守所里一直抗拒管理。
闲谈中,小余告诉王勇,被判死刑自己也认了,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姑姑。自小姑姑就疼他,自己走到这一步感觉很对不起她。于是,王勇拨通了远在四川的小余姑姑的电话,希望通过姑姑开导他。但小余是不能通电话的,王勇就通过录音转达,成了传话筒。
听到姑姑熟悉的乡音,小余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积极主动配合管教的管理。尤其让王勇惊讶的是,他竟然协助管教管理,每当有新的犯人入所后,他总会给这些人讲述监所的有关规定,将自己当初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告诉他们这里没有牢头狱霸,也没有所谓的 过监规 ,服从管理就是监规。
2014 年6 月,因盗窃、杀人的小余被判处死刑。当他接过判决书后感慨地对王勇说: 在我抗拒管理时,是你的善良感动了我,教诲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王勇认为,作为管教民警,要解开犯人心头的结,就像开锁,要找对钥匙。
给犯人点亮希望的灯
王勇在看守所任职管教6 年,结交了不少犯人朋友。这些犯人即使分流到其它监狱服刑,仍不忘记通过书信向王勇汇报思想,小徐就是其中一位。
当然,也有人好奇地问:犯人是不是写信来骂你啊?每当有人这样问起时,王勇总是呵呵一笑:信里没有秘密,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于是,大家疑惑不解:他是怎样和犯人交上朋友的呢?其实,在管教工作中,王勇认为犯人也是人,虽然他犯了法,要接受法律的惩处,但作为一名管教,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歧视他们,改造好了一样可以以朋友相待。
说起信里称呼他为勇哥、朋友的小徐,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2010 年小徐因盗窃判处6 个月,出狱后又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拘,后因证据不足释放。没想到, 2011 年11 月的一天,小徐在市区飞车抢夺,再次被羁押到看守所。这已经是 三进宫 了,刚进看守所时,小徐情绪低落,一直沉默寡言。
这个小徐,肯定有心事,怎样才能解开他的心结呢?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接触中,王勇终于摸清了压在小徐心头的巨石。原来,小徐飞车抢夺时致受害人头部着地受伤流血死亡,他将面临重罪,而患有白血病的妹妹还在医院治疗,无钱医治。父亲早年去世,家里仅靠母亲打散工挣钱,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治疗。作为哥哥的他内心如万根针扎着。
解铃还需系铃人,王勇想方设法找到小徐家人的联系方式,亲自上门了解徐家的家庭情况,还让小徐妹妹写信鼓励哥哥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2012 年,小徐被判处无期徒刑,分流到其它监狱服刑。接过判决书,小徐泪流满面。离开那天,他拉着王勇的手说: 勇哥,是你给了我希望,给了我重新改造的信心,不然我真想一死了之。虽然是无期徒刑,但我会好好改造,记住你的每一句教诲,好好做人。
人走了,情还在。于是,书信就成了小徐和王勇之间沟通的桥梁。每一次的回信里,王勇都鼓励小徐好好改造,给他点亮一盏希望的灯。
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我在外面干的是偷鸡摸狗见不得人的事,被关在看守所里,我做梦都没想到,一个犯人还能得到你们的尊重和关怀。当我被确诊面瘫后,你们还专门送我到广州治疗。这与我印象中的监狱、看守所里的冷酷无情完全不同,谢谢管教们给我第二次生命。
2016 年5 月15 日上午,是在押人员的运动时间。细心的王勇发现在押人员刘某脸部的表情呆滞,肌肉扭曲,说话也吐字不清, 不行,赶紧送医诊治 。
在民警的陪同下,王勇将刘某送到医院检查,经诊断刘某是因高血压引发的面部神经瘫痪。这病不易发现,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脑出血,瘫痪或死亡。医生建议,最好采取理疗的方式。所里治疗设备有限,怎么办?王勇向所领导建议,虽然刘某是在押人员,但有病不能误了治疗,要送他去合适的医院治疗。王勇的这一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便将刘某送往广州武警医院实施理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6 月中旬,刘某终于康复出院。
回到所里后,刘某第一时间写了一封感谢信,亲自送到所长何云初的手里,感谢看守所、感谢管教民警的关怀。他激动地说: 没想到我一个在押人员,在生病后管教民警没有抛弃我,也没有冷漠地对待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犯的事我服罪,一定好好改造。
可以说,在铁窗下,管教民警用真情和耐心,演绎了一个个有情、有爱、和谐、温馨的故事,让多少在押人员为之动容,而这一封封信便是最好的见证。
本报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张伟国 邱鑫 文/图
-------------------------------------------------------------------------
河源新闻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商务合作联系网站管理员(QQ/微信:10117807)
-------------------------------------------------------------------------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下一篇:
河源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