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服务,养老不再犯愁
河源翻译公司推荐
护工阿萍为老人打扫卫生。
近日,广东省民政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引入竞争机制,将购买养老服务事项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交给符合条件的承接主体来完成,根据其所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服务费用。对兼顾或义务提供养老服务的社会力量,通过给予资金支持来降低养老服务的价格,从而帮助老年人减轻养老消费负担,或弥补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其提供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据悉,我市源城区早于2007 年便率先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目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有不少符合条件的老人免费得到服务。这些老人生活状况如何?免费提供怎么样的服务?针对这些问题,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
政府购买服务 众多老人受惠
又来给我打扫卫生,你比我的侄女还要好。 日前,记者跟随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一进张阿婆的家门,就听到她乐呵呵地说,这居家养老服务真不错,每天过来忙活,还不花钱。家住老城的张阿婆一直单身,膝下无儿无女,三年前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每天都有护工到她家中给她免费做家务。
据介绍,源城区于2007 年率先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该项居家养老服务面向源城社区60 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城市 三无 老人、低收入孤寡老人、孤老优抚为无偿服务的对象,张阿婆就是享受这个项目服务的一位老人。
源城区关爱老年人服务社于2013 年成功竞得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项目,目前,该服务社共聘请有10 个护工负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通过民政部门、街道或居委会等机构取得孤寡老人的一手资料,然后对每家每户进行摸查、核实、筛选、登记,建立数据库,通过评估老人的自理能力和实际需求,提供服务。服务对象遍布上城、源南、源西、新江、东埔等区域。 源城区关爱老年人服务社社长李丹华说,每个护工在上岗前都需要进行岗前培训,获得养老护理员和家政月嫂员等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代购物品、做饭、洗衣、陪送看病、搞卫生等服务。
助人自助,为生命赢得尊严,希望更多人关注老人,关注孤寡老人,传递温暖 。秉持着这个理念,源城区关爱老人服务社已经走过了三个春秋。李丹华表示,三年来最大的成效在于越来越多的老人从中受益。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她希望延伸服务,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帮助粉刷房子,维修家电,定期帮老人安排系列身体检查,扩大关爱范围,以便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更好地发展。
护工:累并快乐着
对于宋春霞来说,成为一名关爱老年人服务社的护工,对自己的影响是较大的。以前,她是 全职太太 ,负责做好家务、照顾好自家的老幼便可,如今,她还要负责照顾好另外8个 别人家 的老人。
2015 年3 月,宋春霞加入源城区关爱老年人服务社,便一直负责服务6 户8 位老人。这8 位老人,年龄最小的65 岁,最长的92 岁,有没有儿女的老夫妻,也有儿女残疾养家有困难的家庭,他们分布在西环路、湖滨路、黄子洞、长塘路等地。每天上午8:00,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闪电雷鸣,宋春霞都准时从家里出门,来到这些老人家里,为他们买菜、买药、打扫卫生、带他们看病等等。 做这项工作,有快乐也有委屈。 宋春霞说,长时间照顾这些老人,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把老人当亲人看待,老人也把她当女儿对待。
其实关爱都是双向的,我们时常和老人家聊天,老人家也经常在节假日的时候给我们打电话,问候家里人。 利萍也是源城区关爱老年人服务社的护工,她每天需要上门服务6 名老人,上午4 名,下午2 名,接送完小孩后就开始一户户地上门服务,白天的时间全都服务于老人,晚上才有空余的时间料理自己的家务事。 虽然有些累,但过程是很快乐了,一天不来就担心老人万一发生什么意外,耽误了救治的时间。 利萍说,家里人非常支持她,让她一直无后顾之忧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采访中,有不少护工表示,因为有不少老人习惯独处,不喜欢被管的感觉,刚开始,服务工作难于开展,这时候就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用行动和善意去打动他们。有相关人士表示,如何让居家养老这个新鲜事物推而广之,让更多老年人受益,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很不错
好,好,好,很满意。 谈起居家养老服务,阮伯笑得合不拢嘴,称赞不已。
今年90 岁的阮海平终生未娶,弟弟曾过继过一个孩子给他,可因为妹妹在香港结婚多年无法生子,阮伯便又将6 岁大的继子给了妹妹,既是为了妹妹能有子陪伴,也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生长环境。目前,阮伯居住在一栋老房子里,从2013 年12 月开始,源城区关爱老年人服务社护工每天固定照看阮伯,帮他扫地买菜,打扫房间,擦窗洗被子。记者环视整个房屋,在护工的打扫下,老人家里的地板、厨房都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阿萍人很好,很照顾老人,总会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有什么突发情况半夜都要联系她,还会记住我们喜欢吃什么做什么,定期测量血压,关注我们的身体情况,这让我们觉得有安全感,很温暖。 阮伯聊起护工阿萍这些年的陪伴,话语中有着感谢和感动。
有人关心,人生很快乐
张阿婆家住市区中心市场附近,是护工阿霞服务的老人之一。日前,记者随着阿霞来到老人家里。正在门前扫着雨水的张阿婆看到阿霞来了,放下扫帚笑脸相迎,并不断地招呼阿霞, 要照顾那么多个家庭,休息一下,不要太累了 。
张阿婆告诉记者,她今年79岁,身体还算硬朗,她老伴儿今年92 岁了,两夫妻没有儿女。自去年以来,她老伴眼睛失明、身体难以动弹,只能躺在床上,吃饭洗澡都需要人照顾。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对她家帮助非常大。
记者看到,张阿婆家里虽然比较简陋,整个房子不超过20 平方米,但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少有的几件家具上一尘不染。 她每天都来,给我打扫卫生、洗衣服被褥 张阿婆评价阿霞 是个大好人 。她说,自己年纪大了,提衣服上楼晾晒、洗被子等都比较困难,阿霞每天来到她家中,为她做一些家务,陪她聊聊天,她感到 有人关心,心情特别好,人生很快乐 。
护工就像是我的亲人
今年82 岁的李育耀同样没有结过婚,用他的话说,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担心结婚后给不了别人幸福。
一个人在家,年纪大,不能随意走动,家里可以娱乐的设施都没有。 护工阿萍说,李伯的居住环境很简陋,可用的家具并不多,看着孤独的李伯坐着发呆,于心不忍的她将自己家中的电视搬来,让李伯可以看电视,解闷消遣,让他的生活不至于太寂寞。 她来了之后,经常给我买菜煮饭,搞卫生。 李伯告诉记者,如果护工不来他会很不习惯。平常节假日,他也会打电话提醒阿萍,过节了,记得加菜,天气冷了,大人小孩子要多穿点,家人般的相处方式让他倍感亲切和窝心。李伯家房顶年久失修,下雨天气常常
会滴水不止,阿萍知道情况后,考虑到漏水会使地滑,老人有摔跤的危险,二话不说,积极向源城区关爱老年人服务社反映情况后,筹集资金帮助李伯将屋顶修复好,解决了房屋漏水的问题。
风雨无阻坚持上门
家住湖滨路附近的江阿婆也是享受居家养老项目服务的老人这一。一进门,记者看到腿脚不灵便的江阿婆坐在凳子上,正在看电视。这是一个不足10 平方米的客厅,摆放着一张宽1.2 米左右的床、一部电视和几张凳子,贴着瓷砖的地面比较脏。
护工宋春霞一进家门,笑着和江阿婆打招呼,然后便拿出扫把开始扫地、拖地 全程江阿婆脸上没有太多笑容,内心很平静,似乎就把宋春霞当家人一般,她早已经习惯了这个人每天来到家中,为自家忙活着家务活儿。
她天天都来,是个好人。 记者上前和江阿婆交谈,她的话也并不多,但是重复几次说宋春霞 是个好人 。江阿婆说,2014年下半年,她在家拿凳子坐的时候,不小心把脚摔伤导致身体的左半边瘫痪,然后便几乎常年没有出过门,每天睡醒吃饱便坐在家里看电视。
本报记者 戴湄 刘影丽 见习记者 林晓燕 文/图
-------------------------------------------------------------------------
河源新闻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商务合作联系网站管理员(QQ/微信:10117807)
-------------------------------------------------------------------------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下一篇:
河源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