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高龄孕产妇明显上升
河源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很幸运,在这个年纪生下了二宝。近日刚在市妇幼保健院顺利生产的刘女士一家特别开心。她今年48 岁,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了,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让她也赶上了这班生产的末班车。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即将满一周年...
很幸运,在这个年纪生下了二宝。 近日刚在市妇幼保健院顺利生产的刘女士一家特别开心。她今年48 岁,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了,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让她也赶上了这班生产的末班车。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即将满一周年,记者走访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服务机构了解到,今年我市孕产妇数量明显上升,其中高龄产妇数量上升尤为明显。据市发改局统计数据及往年数据分析,2016 年我市常住人口出生 42297 人,出生率14.06 ,自然增长率7.86 ,其中一孩出生20591 人,二孩出生19815 人。我市在五年内将比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前增加30000 人出生,三年内将增加出生18000 人,2018 年达到峰值7000人。
2018年出生人口预计达到峰值
日前,市发改局开展了 两孩 政策的影响及政策调整研究。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前,年均二孩出生15000 人左右。预计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我市在五年内将比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前增加30000 人出生,三年内将增加出生18000 人,2018 年达到峰值7000人。
该局工作人员介绍,据2016 年报表数据,我市常住人口出生42297 人,出生率14.06 ,自然增长率7.86 。其中一孩出生20591 人,二孩出生 19815 人,二孩率多孩出生1891 人,对比去年同期出生增加779 人,二孩出生增加5119 人,出生率上升0.43 千分点,自增率上升0.71 千分点。今年是全面实施 二孩 政策的第一年,从出生数据上看,出生人数基本持平,考虑怀孕时间及统计误差,估计实施 二孩 政策后,出生人数增加10%左右,基本吻合上述预测。综合分析,预计 2017 年总人口数313 万人(常住人口,预测数),对比2016 年312 万人(预测数)增加1万人。
门诊量较政策开放前翻一番
记者从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东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了解到,今年特别是近几个月以来,这些医疗机构的围产科、产科等科室的门诊量都明显上升。
今年以来,每天的门诊量较政策开放前增加了一倍。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李莉介绍,2015 年,该院围产科门诊量每天大约在100 200 人间,今年以来该科室每天的门诊量平均达到300 人左右。同样的,市人民医院数月来上升趋势也尤为明显。
不仅是市级医院上升趋势明显,我市部分社区医院也出现孕产妇上升的趋势。 今年截至11 月底,共有336 名产妇在东埔社区医院进行分娩,其中10 月份有29 人,11 月份有43 人,产妇数量有逐渐上升趋势。 东埔社区医院妇产科主任胡海云介绍,过去该院每年大概有100 来名产妇分娩,每月约13 人。门诊上孕妇数量由过去的每天10 人左右,上升到现在的每天20 人左右。不过,新江社区、上城社区等卫生院则表示,今年截止到目前,前来产检、分娩的孕产妇不足100 人,人数上没有太大的上升。
高龄、高危产妇数量上升明显
大女儿22 岁,小儿子上周顺利出生了。 说起自己怀孕生子这事儿,今年44 岁的黄女士还是很兴奋。上周六,黄女士的儿子在市妇幼保健院出生,这是她的第二个小孩,而她22 岁大女儿的孩子,已经快上幼儿园了。
今年以来,像黄女士这样的高龄产妇非常多。据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等医院的数据统计,目前高龄孕产妇较二孩政策开放前上升 20% 30%。 今年,出现很多45 岁左右的孕产妇。 李莉告诉记者,从该院接诊的情况看,到该院做孕前检查、产检、分娩的35 岁以上,特别是45 岁左右的妇女,今年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她们因二孩政策出台、年纪较大,有强烈的尽快怀孕、生产的愿望。相对而言,年轻孕产妇的数量没有太大的上升,今年和往年的数量基本持平。
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克红也介绍,今年到市人民医院产检、分娩的孕产妇数量有明显上升,尤其是高龄高危孕产妇。 今年高龄高危孕产妇的数量是去年的2-3 倍。而在今年的全部孕产妇中,高龄高危孕产妇的比例超过50%。现在每天,我们院门诊就要接诊几十个高龄高危孕产妇。 她说,近期,市人民医院就接诊了一个高龄的因并发症而必须终止妊娠的孕妇。 这个孕妇怀孕有5个月了,突发重症酸中毒,如果不立即终止妊娠,不但小孩保不住,大人的生命也面临极大风险。
上午9:00 许,市妇幼保健院围产科显示挂号已满。
多数产妇选择到大医院产检分娩
记者从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为了降低孕产妇的风险,该院特别开设了孕妇学校、高危妊娠门诊、二孩门诊等,为孕产妇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而市人民医院,也在每周三定期开设重症孕产妇门诊。
正因为大医院的医疗设备、专业人才等等优势,让市民更多地倾向于到这些医院做产检、生产。 现在问题就是太多病人了,医生每天都很忙。有时候有重症孕产妇转诊过来都没有办法安排床位。 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克红直言。而到社区医院产检、分娩的孕产妇,总体显得比较冷清。在东埔社区医院做产检的李女士说,她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理由是离家近,像她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多,因此她每次来做产检都是挂了号就可以检查,不用排队。
我每次产检都是早上6 点多就到医院排队挂号,来晚了就没号了。 关先生说,妻子怀孕的这 4 个多月,让他真正感受到了大医院的挂号难题。开始两次产检,他和妻子8:30 到市妇幼保健院,已经显示围产科挂号已满。李莉告诉记者,该院目前有25 个产科医生,其中6 个怀孕,另外还有几个正处在休产假、哺乳期,医务人员减少了,选择该院的孕产妇却不断上升,这对该院来说也是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该院特别安排住院部的专家也排班支援围产科。
医生也建议,一般来说,只要胎儿正常、孕妇不出现孕期并发症,可以直接在县区、社区医院分娩,避免到市级医院 排长龙 。
本报记者 刘影丽 杨容 文/图
-------------------------------------------------------------------------
河源新闻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商务合作联系网站管理员(QQ/微信:10117807)
-------------------------------------------------------------------------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下一篇:
河源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